受制于權責不明、資金來源不足及盈利模式不清等諸多問題,長期以來,中國的土壤污染治理工作舉步維艱。
3月6日,農業部印發關于貫徹落實《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》的實施意見,要求切實加強農用地土壤污染防治,逐步改善土壤環境質量,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。
自2016年5月“土十條”出臺至今,中央政府先后頒布《環境保護稅法》、《污染地塊土壤環境管理辦法》等多項法規,旨在推動土壤污染治理發展;最新兩會工作報告提出,2017年將制定出臺《土壤污染防治法》。
有觀點認為,伴隨環保產業基金的建立以及各項法規的頒布落實,土壤修復市場空間有望進一步得到釋放。
萬億藍海待開發
根據《全國土壤污染狀況調查公報》,中國污染地塊分類包括重污染企業用地、工業廢棄地、工業園區污染地塊、固體廢物集中處理處置場地、采油/采礦區和污染耕地等多種類型,大體可劃分為城市污染場地、農村污染場地和采油/采礦場地三類。
截至2014年,中國土壤總的超標率為16.1%,其中輕微、輕度、中度和重度污染點位比例分別為11.2%、2.3%、1.5%和1.1%;土壤污染物以無機型(重金屬污染)為主,有機型(有機污染物)次之,復合型污染比重較小,無機污染物超標點位數占全部超標點位的82.8%。
在所有污染地塊中,耕地土壤污染最為嚴重,點位超標率高達19.4%。數據統計顯示,在占全國耕地總面積68%的13.86億畝耕地樣本中,受污染耕地的面積占比約為8%,其中重金屬中、重度污染或超標的點位比例占2.5%,覆蓋面積3488萬畝,輕微、輕度污染或超標的點位比例占5.7%,覆蓋面積7899萬畝。
據測算,目前全國污染地塊超過50萬塊,有待修復的土壤污染面積為3.83億畝。其中,耕地污染面積約為1.5億畝,占總耕地面積的8.3%。
由于土壤類型不同,污染土地的單位治理成本亦由130元/噸至3000元/噸不等,民生證券預計,目前中國耕地土壤污染修復投資需求超過3萬億元,礦區土壤污染和城市土壤污染投資需求分別約為2萬億元和1萬億元,土壤修復總市場空間超過6萬億元。
目前,國內土壤污染修復成本最低的植物修復法,每畝污染土地平均修復成本約為2萬元。假設上述1000萬畝均采用成本最低的植物修復法,“十三五”期間,土壤修復的市場規模仍在2000億元以上。
來源:中國環保網